行业动态

2580138999

手机智能蓝牙Mpos专家

2020金融发展高峰论坛:渐行渐近,数字货币即未来

近期支付通Qpos官网注意到:11月18日,以“金融科技 点亮未来”为主题的2020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主办,围绕金融科技在技术研发、业态应用、创新监管等多个层面,立足三大国家战略试点——“央行小微企业数字征信试验区”、“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同期汇聚北京的优势,邀请金融行业顶级智库、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赴北京,深入探讨金融科技如何赋能整个金融行业,点亮未来。

在论坛上,由澎湃新闻记者叶映荷主持,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王志诚、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郝毅共同进行了主题为“渐行渐近:数字货币即未来”的圆桌对话。

2020金融发展高峰论坛:渐行渐近,数字货币即未来原文如下:

叶映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来到圆桌论坛环节,我是叶映荷,很荣幸担任圆桌论坛主持人。圆桌论坛的主题是渐行渐近:数字货币即未来。今天请到三位老师前面主持人介绍过了,三位老师对数字货币研究领域有深刻的洞察和见解,希望三位老师今天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数字货币领域,目前全球最关注的央行的数字货币。请问前段时间深圳试点人民币红包的看法。先请王老师。

王志诚:这个问题大家关注得比较多,数字红包从试点的角度是比较好的切入点。红包可以想见,给一个小小的便宜,从推广、发展的角度比较容易切入。还有一个从红包开始做试点,红包只是一个简单的收支,一边收、一边付,支付是最纯粹的,其他任何领域和场景里都有负债,这是纯粹的,这个选择是恰当的。

早期的微信、支付宝也是通过红包推出来的,红包从宣传、发展、推广切入是比较方便的。数字人民币后面展开说,有银行,包括前面朱院长是人民银行的,还有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科技支付我们传统银行错过了,央行现在很大程度借用新的技术和切换平台,想重新拿回自己的主导权,像支付也出了很多想扳回一城。但目前还是支付宝市场占有率较高。银联费了几十亿,推广到2019年时,用户还很少。这是因为后入者没有找到好的时机和切入点,这是很艰难的事情。

数字人民币是大家期盼的,从道义方面我希望它成功,从推广完善应用点。

叶映荷:邹老师的看法呢?

邹传伟:王老师讲得很好,这是很好的用户教育的工作,通过抽签,比较幸运的人才会获得这个机会,参与抽签的人比较多的,这是非常巧妙的用户推广和宣传工作。从它的环节看,它在测试数字人民币不同的业务链条。被抽中的人参与到了手机装数字钱包,测试钱包安装的环节,包括KFC是不是和银行卡绑定环节。

第二步,因为这个钱是政府提供的,钱从政府到个人,这是G to P的测试环节。之后会具体到个人和企业钱包,以及个人到企业的付款测试。另外其中也设置了充值环节的测试。

最后这个红包有一定期限,过期没用就收回了。这是很小的测试,它的测试很巧妙,投入不多,一千万而已,但产生的社会效果、广告效应远不止一千万。红包很多环节都已经测试到了。

叶映荷:谢谢邹老师。两位老师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了深圳试点人民币红包的成果。如果回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出发点,央行数字货币解决怎样的问题呢?王老师先来。

王志诚:央行很快推进人民币数字货币,有国际、国内两方面动因。国际动因是主要的,国内动因是次要的。官方公布出来的一个愿意,至少人民币印制成本等等是次要的,最大的推动是国际的。央行人民币其实很早就已经开始做了,但是因为最终目标的不明确,后续研究人员因为一些顾虑停了下来。

Libra在2019年4月份的推出使得推出电子人民币变成非常急迫的问题。Libra为什么出来?追根溯源到比特币,比特币的初衷是回到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它最核心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意味着它和其他东西需要做成一个尺码,它是不变的。作为等价物的货币是非常核心的。

08年时量化宽松,大家发现法币不靠谱,美元也是不靠谱的。所以有人想能不能有好的东西来替代,于是比特币就是从这个出发点发明的。这个出发点推出来之后形成一系列新的问题。因为数字时代等等环节到来了,比特币很快发展了一波热潮,但是大概在2015年、2016年疯涨之后再一次消停。此时Libra重新找到很好的切入点,他找准了数字货币未来和目前现存的空地一样的地方,就是国际间跨国货币通行。所以说它在跨国汇兑领域做了很好切入。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Libra出来当时的要评,我认为它是货币的标尺,当时构架完全是做一把尺子,切一般等价物,它切到核心要点就是各个国家的法币,以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身份。Libra是需要人们自觉相信它,因为货币本职是共识,你信它,像宗教一样,有人信就有人天天跟着信仰去做。再好的东西,哪怕一瓶酒,但没人认识是不值钱、没有价值的。它的切入点,就是针对各国自己的法币。假如它成功成型,就会对其他国家法币有很大的侵蚀性。各国包括我们央行认识到这件事,立刻参与到了国际规则的制定,思考怎样跟上节奏。假如我们放弃这个技术不跟踪,5年、10年后假如Libra真的成型我们面对的是凌厉的洋枪洋炮。

现在互联网支付系统前端被数字货币占掉了,传统银行受制了。在货币传导等等方面央行和传统银行本身是矛盾的,因为商业银行在一些方面有打折,很多货币投放回不到实体,央行迫切需要数字化、可追踪的思路,可以把货币真正地贯彻到底。国内这个动因也是存在的。国际、国内,都需要系统性地有一个新的提升。

叶映荷:谢谢王老师。邹老师认同王老师的观点吗?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王志诚:认同。我做一点补充,大的背景是目前很多国家趋向无现金社会,我们国家现金占使用率市场是一直下降的,很多人很久没有用过现金了。人民银行希望老百姓通过数字人民币持有中央银行货币,因为现金存款的准备金代表中央银行的信用,安全性高一些。

第二,为适应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发展形成天然、内在的联系。

第三,刚才王老师提到一点,讲目前我们电子支付市场格局很集中的局面。像前三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大概占有90%的市场份额。前段时间,市场监管总局也提出关于平台经济反垄断的办法。平台经济反垄断,特别是特别大的BAT,特别金融方面很大部分来自支付入口,然后会掌握很多用户,衣食住行、共享经济,加上金融闭环,这不利于市场竞争。数字人民币试图校正目前电子支付市场不是很平衡的局面。

第四,跟目前大家很重视的隐私保护连在一起。全国人大前段时间出台过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征求意见稿。目前用的支付工具,除了现金外,不管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本质上都账户耦合基于实名制。大的支付平台掌握很多的个人信息,刚才黄益平教授讲过大科技形态是这样来的。这造成很多个人隐私保护不利,平台数据垄断的一些问题。我们也知道像数字人民币,对比现金有可控力,也隐含了教育市场的目标。

长期来看,它确实有助于人民币跨境使用,这和Libra出发点是非常一致的。从目前看这套数字货币技术,不管是不是用区块链,都可以点对点做交易,不依托银行账户可以两个人交易。交易和结算是天然的事情。目前跨境支付时,信息流、资金流是分开的,数字货币是合二为一的。确实天然具有便于跨境支付的特点,人民币国际地位也有这方面考虑。

叶映荷:谢谢!郝老师有补充吗?

郝毅:前面两位老师讲了很多,我找一个视角,其实私人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第一它是底层技术实验。第二,它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动者。包括私人数字货币、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所有金融从业者中的明眼人都看出数字货币是未来货币发展方向。如果央行不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可能被私人数字货币占领,一旦占领不可逆。

把央行作为一个整体,央行是将数字货币推着走。如果把央行拆开,各个央行之间也是在合作中竞争,有一个最显然的例子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我们的邻国日本在今年上半年甚至6、7月之前,它对数字货币态度偏谨慎。本身日本是使用现金的社会,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造成日本是低利率的环境,使用现金机会成本低。日本如果使用电子支付,学习效率比较低。第三,日本防假钞做得好,假钞在日本不是很多,日本整个居民素质很高,钱丢了都有可能找回来。日本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发展数字货币,尤其是零售端数字货币,它可能就是跟着邻国做跨境。

但从7月份之后,尤其看着数字人民币进程,包括我们不断官方的消息发出之后,日本央行透露出的信息表明,日本也明显地加快了数字货币研发的进程。这主要可能出于两方面担心:第一,我们数字人民币进展这么快,在任何一个行业或任何一个领域里,谁具有技术领先谁就具有行业制定标准,如果行业制定标准在我们国家,对于日本来讲可能这是它们不希望看到的。

第二,刚刚像邹老师说的,央行跨境,各国央行跨境都是关注的焦点。如果人民币在跨境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虽然我们所有的官方没有说这件事,作为日本央行它们从技术上存在这样可能和机会的。对于它们来讲,它们日元在整个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目前看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占比其实还是高于人民币,大概是人民币两倍左右的份额。

如果在跨境支付这一块,数字人民币超过数字日元走在前面,或者数字日元落后太多的话,对日元保证自己区域货币地位是非常大的威胁。所以央行想发行数字货币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补充前面两位老师说的,从技术上这确实是技术的产物,数字货币确实是整个未来数字时代闭环的一个节点和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但不能否认,现在各个国家还有各个国家的主权、还有各个国家自己的小九九在里面。技术是一方面,各国有自己的政治考虑。

叶映荷:谢谢郝老师。第二个问题先问郝老师,如果央行未来数字货币推出,哪些领域有怎样的影响?

郝毅:从目前公布出来央行数字货币发展方向是指向零售端和批发端,所有数字货币希望打造普惠零售方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国外现在还处于卡时代的经济体来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这次新冠疫情冲击下,大家在频繁使用信用卡做交易、去触碰这些公共的ATM机或POS机,这是加大了疫情传播的可能性。

今年BAS有一篇文章探讨发行数字货币降低大的流行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对于零售端的法定数字货币来讲,对国外这种经济环境下,它是比较巨大的效率的提升和改进。

批发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大家继续关注的重点也是在跨境支付领域,这个领域包括Libra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正在群雄逐鹿。从技术上看,批发端数字货币可以极大地运用区块链等等底层技术,确实可以极大提高结算效率。提高结算效率必然代表流动性的集约,这样降费提效非常直接的体现。

再加上所谓鲇鱼效应,有一两个国家如果在这方面搞得好,其他国家也会尽全力去跟进。我觉得目前来看,各国在批发端法定数字货币都属于比较静止的状态,都在做一期、二期、三期实验,大家都在憋着后劲,找合适机会推出自己跨境支付领域最先进的成果。

虽然说在现实中,像刚刚李行长提到的那样,美国借助Libra让它的美元继续在数字时代在跨境支付上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但是这还是要看速度,看哪些国家在批发性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率先取得监管的突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关注的点。

当然监管和效果之间怎么样平衡?因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如果我们把每一个跨境支付领域全部加上监管的话,它的效率也没有那么理想。如何平衡监管和效率,这也是批发型数字货币未来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叶映荷:好的,谢谢郝老师。批发型数字货币和零售型数字货币两种不同的影响,邹老师怎么看?

邹传伟:畅想一下,假设数字人民币已经大面积使用,将来用现金、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应该数字人民币都能够使用,我们在智能手机上数字人民币钱包会普及。目前由几家大银行提供,将来扩展到更多银行。它会是手机上一个APP,可以是嵌入手机银行的功能,不管怎样,下载安装是很方便的,可以关联你的身份信息,提供你的身份证号,或关联银行卡,提高钱包限额,让你拥有更多人民币,当然你可以开完全匿名的数字人民币。

另外整个系统可以做到账户松耦合。数字人民币既可以便捷农民汇款,费用低,成为普惠金融。同时也可以开通外国人到中国的电子人民币钱包直接支付,直接步入跨境支付环节。

可以把想象力放得更宽一些,既然是账户松耦合,和身份有某种关联,将来是不是法人或个人持有人民币钱包,将来个人是不是可以安装人民币钱包,当然这个可能受一定限制。另外如果现金完全匿名、完全不可追溯,洗钱、逃漏税融资方面,将来有数字人民币是可以追溯的,将会有更好监管的做法。

还有政府到个人的支付,这在深圳的案例中已经体现这一点。在美国疫情中间,当时美国政府给老百姓发救助款,寄支票,支票可能寄丢了。如果有数字货币的话,附加限定的某些款项有指定用户,确实很难弄丢它。这对日常生活、社会治理、金融发展都会带来很多的变化。

叶映荷:谢谢邹老师描绘这么美好的画卷。王老师有什么补充?

王志诚:他们两位对数字人民币做了很多畅想。我认为,数字人民币出来后将会有三个大方向的影响:第一,金融业。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它是中介,所有的金融业是基于货币的形态,把这个货币建起来的,没有货币金融塌了、无效。假如货币形态或模式变了,整个金融服务业方式都会改变,这个影响将对整个金融业产生更大影响。央行和商业银行,央行数字货币,架构通了以后,央行是直通的,央行再创造过程是一致的,对金融行业是很大改变的。

另外数字人民币、数字货币本身解决的问题是介质问题。从传统上古代的物物交换到实体货币交换到无实物数字货币交换,它缩短了“物物交换”的距离,改变了介质,形成了数字和资产之间的交换。现在最大的改变可能是将来人流、物流上面附着的财流。中国目前的形态不能完成我说的交换任务,因为目前的形态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举个例子,在中国仅从支付便捷角度来看,在没有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的前提下,不会使用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的老年人就被排除在了数字经济的门外。

还有最大的行业问题,刚才两位没有提到就是安全。数字货币带来便利,越便利的东西越不安全,任何东西越便利,有可能安全性越糟糕。我认为手机数字钱包推出之后,相关行业很有发展潜力。我就讲这三点。

叶映荷:谢谢王老师!王老师提出的观点的确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谢谢三位老师分享让我们了解央行数字货币。与之相对的超主权国家货币,那么像Libra这样的超主权国家货币实现可能性多大呢?郝老师开始。

郝毅:未来由于美国强势介入可能将Libra推到超主权货币的地位。另一个角度讲,Libra毕竟是私人部门的企业,当它对一个国家货币替代时,作为主权国家可以采取各种各样措施去缓解或制止这方面的行为。我想从主权货币国家角度看,它对于超主权货币是不是接受。

首先,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被替代或电子货币变成超主权货币,它就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它对于经济调控像现在欧盟一样,只能采取所谓的财政政策。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央行运行和经济波动包括促进经济增长都是有很大影响的,这都是一个主权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电子货币社区是有准入制度的。在这个社区里,所有消费者是否能够得到较大范围内最好的产品,这是值得质疑的。电子货币系统可能可以在收集大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向用户推荐符合你历史选择的产品。电子货币消费者的消费导向可能被系统经过计算、分析出来,这是对商家最优对消费者不是最优的成果,这对整个社会属性改进能力不是最好的结果。Libra从去年7月份公布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大家对这件事的讨论也有一定的结果,也相对比较成熟。Libra想运用认知的差异先基于我的客户端,以消费点去构建一个消费社区,进而去渗透这个国家其他金融基础设施、包括融资、其他金融项目。这些企图引起了很多国家的警惕,这些国家开始抵抗Libra对它货币的替代。

我个人觉得,如果美国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或者美国与以Libra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没有达成一定的协议,我觉得这种超主权货币至少在比较发达的经济体里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叶映荷:谢谢郝老师!邹老师怎么看?

邹传伟:从两个方面来看Libra超主权货币的前景。第一,要看超主权货币是用在批发还是零售场景,这是理解货币很重要的点。不一样场景,监管要求、拓展蓝图是完全不一样的。货币具有三个功能:记账单位、交易单位、价值储藏,加上零售和批发两个场景以及货币的三个功能看的话,Libra没有走向一般老百姓,它的使用场景非常少。

Libra的功能有国际储备、价值储藏的功能,国与国之间结算也可以使用它,但量不是很大。Libra目前试图从批发,一下子到零售端面向老百姓使用。而且在那三个功能里面,毫无疑问有价值储藏的功能。它现在最想实现交易媒介的功能,但是难度不小,因为电子货币在花出去的时候你要找下家收它。Libra如果想要成为超主权货币,想建立起这样一个网络效果,它面临两个很大的挑战,一个是用户接受度的问题,理论上有潜在很大的用户群体。第二是货币主权,虽然有超主权货币,主权国家边界还在,每个国家都坚持货币主权。

Libra在现行框架下很难行得通,现在是一篮子货币对应超主权货币,监管严格并且要求法定储备必须是充足的。比如美元的准备金问题可以找美联储,欧元可以找欧央行,一篮子货币出问题能找到负责方,但Libra出问题没人管。

叶映荷:谢谢!王老师认为数字货币适应性有多大?

王志诚:数字货币是时代的变迁,人类社会走到现在面向要看大的格局,我们有一个概念——“地球村”。这个概念提出来的彼时还不行,但20年后的今天,现在看这个村越来越像一个村了。很多人和财物的流动、转移,人也可以移民,国与国之间,财务、货物,吃的、用的,各国的,社会化的分工,信息技术的发展人财物流动特别便捷。过去统一靠武力,现在靠武力的方式不行了,过去20年、30年国际竞争就是从经济、金融入手。金融最尖端、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统一,然而文化,包括方言,语言的统一是很慢的,货币统一是走在前面的。从货币统一来说,超主权货币地球村是迫切需要的。

Libra现在是不完善的,但是Libra走在前面。我们国家不是没有机会,在座相信有一些业界的、具体做的可以理解现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点,中国也好,其他国家也好,谁走出来还不一定。Libra不一定能做到最后,但是它思路是对的,超主权货币的思路是有效的。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有跨国界,国际化的背景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跟上。因为数字是比较新兴的技术,数字经济是第四产业。第二产业是第一产业的加工,第四产业就是第三产业现代数字的加工,第四产业再出来以后,整个国际协作,需要有相应的金融体系跟上。这个金融体系,目前来看Libra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肯定要解决的。

所以我上次说的数字的模式,现在说数字货币,Libra在我的眼里只是电子化的货币,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我认为未来理想的数字货币形态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是普惠的问题,这关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我们过去金融是嫌贫爱富的,很多金融机构设计产品都是割韭菜的行为。将来数字货币体系一定是众生平等的。这个形态出来,相当于大家能受惠的,将来数字货币能跟人的身份联系起来,使大家都有好处。当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问题时候,当人类崛起发现共识的时候,这才是大家的认同价值。真正的体系,现在依然还在路上。

叶映荷:谢谢王老师!也谢谢三位嘉宾精彩纷呈的观点分享。关于数字货币我们想说的、想聊的还有很多,但是时间问题今天只能聊到这里,期待下一次三位老师有更多探讨。圆桌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次谢谢三位老师!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有删减。)(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支付通Qpos,一款集合刷卡,支付,二维码支付和云闪付的多功能智能型手机POS机,现面向全国招收代理加盟商!5年手机POS机稳定运作经验,数十万用户稳定安全使用的体验,绝对是您不错的选择!欢迎加盟支付通Qpos!

相关文章